德清首宗服務業“標準地”成功出讓 杭州德清聯建物流項目摘得地塊
2017年雞籠中元祭|中元祭|基隆中元祭|2017基隆中元祭|雞籠中元祭|基隆中元祭活動|2017基隆中元祭活動
德清升華臨杭物流園
駐湖州記者 張驥鴻 通訊員 季忠華
德清“標準地”改革試點的探索,有瞭新進展。
日前,位於德清縣雷甸鎮光輝村的2017-645號地塊成功掛牌出讓。這是繼去年9月,德清出讓全省首塊“標準地”後,再度充實這項試點的內涵。
值得一提的是,這塊地是德清首宗倉儲用地的“標準地”。未來,它將為德清臨杭物流業,註入發展新活力。
升華物流 2000萬元摘得倉儲地塊
成功拿到這塊地的,是位於雷甸鎮的德清升華臨杭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升華臨杭物流”)。
2015年底,由該企業運營的德清升華臨杭物流園正式開園。作為杭州與德清兩地聯手打造的大物流項目,物流園區被積極打造成商務服務和城市物流相結合的現代化物流示范園,旨在面向杭州都市圈,吸引更多長三角地區鋼貿企業的目光。
經過兩年多的發展,園區已有143傢鋼貿企業入駐。2017年,整個園區實現營業收入119億元,快速發展的同時,園區面臨不少“成長的煩惱”:企業入駐、擴大規模、倉儲物流等,都需要充足的土地。
今年3月21日,一則“德清縣國土資源局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的網上交易公告,吸引諸多企業的眼球,也讓升華臨杭物流為之一振——這是德清首宗倉儲業“標準地”。
經過前期積極準備,3月29日上午10點,升華臨杭物流通過競標,以總價1940.97萬元順利摘得這塊44620平方米的倉儲用地。
據介紹,升華臨杭物流將利用這塊地來實施園區鋼鐵四期庫房項目。“項目預計總投資1.34億元,投產後預計畝產稅收20萬元。”升華臨杭物流董事長王信培表示,它解決瞭企業用地緊缺的燃眉之急,加快園區打造現代化臨杭物流節點的腳步。
深耕土地供給側結木野養生會館-官方網站構性改革
一直以台中腳底按摩來,土地是制約縣域經濟轉型的重要因素之一。沒有充足的用地指標,就無法為企業的入駐落戶、增資擴產,解決後顧之憂。
近年來,浙江大力開展“空間換地”,意在轉變土地利用方式,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為浙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實現“兩個高水平”奮鬥目標,提供強而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作為浙江縣域改革的“樣板區”和“試驗田”,德清不斷深耕土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領域,近年來形成諸多有益經驗。
2015年,德清相繼完成全國第一宗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全國第一筆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貸款。這項試點的重要意義在於,喚醒農村沉睡的土地資源,實現集體土地和國有土地“同權同價”。
德清“標準地”試點改革,則是為瞭提高企業的土地集約節約利用率,使企業“量入為出,適度消費”。此次雷甸鎮的這塊“標準地”,除瞭有地塊基本情況和規劃指標要求,還附加有固定資產投資強度、年土地產出、年土地稅收、環境標準等指標。
“一直以來,工業倉儲用地存在低效利用、稅收偏低等問題。”雷甸鎮經發辦負責人表示,“標準地”明晰瞭工業倉儲用地的使用要求和標準,以此推動企業提檔升級,實現效益最大化。
推動縣域經濟“提檔升級”
擴大投資、搭好平臺,對於升華臨杭物流園來說,是進一步發展的需要。
近年來,德清秉持著“服務企業就是服務發展”的理念,剔除瞭企業發展路上的諸多荊棘,為縣域經濟轉型帶來活力。
王信培表示,拿到“標準地”後,企業隻要辦理好土地證,經發改委“一窗受理”,就能開工建設,省時省力。
同時,臨杭物流業既是德清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近年來德清大力扶持的新興產業之一。
去年,德清出臺的《關於進一步加快服務業發展 打造服務業強縣的若幹意見》提到,德清將堅持實施“改革創新 接滬融杭”發展戰略,搶抓杭州“後峰會 前亞運”的歷史性機遇,大力發展臨杭物流等現代服務業。
雷甸鎮作為德清的臨杭橋頭堡,近年來,憑借區位優勢、配套服務等,積極培育臨杭物流產業,將升華臨杭物流園打造成服務杭州都市圈、面向長三角的重要物流節點,承接杭州城北的鋼貿企業群及周邊制造業的梯度轉移。
從這個角度來說,此次推出的這塊倉儲業“標準地”,正是德清服務企業,推動縣域經濟提檔升級的生動實踐。
雷甸鎮黨委書記夏永明表示,雷甸鎮將圍繞台灣電動床工廠供給側機構性改革,積極打造臨杭產業帶,加快發展現代物流等新興業態,推動升華臨杭物流園向專業化和高端化延伸,為縣域經濟轉型提供新動力。
名詞解靜電機安裝釋:
標準地:土地出讓時把每塊建設用地的規劃建設標準、能耗標準、污染排放標準、產業導向標準、單位產出標準等給予明確。企業拿地前,就已經知道該地塊的使用要求和標準,經發改委“一窗受理”後,可直接開工建設,不再需要各類審批。建成投產後,相關部門按照既定標準與法定條件驗收。
- Apr 22 Sun 2018 09:02
德清首宗服務業“標準地”成功出讓 杭州德清聯建物流項目摘得地塊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